時間:2015/12/10 9:51:36 來源:
他開的不是車,他開的是“碰碰車”。一年時間,他發生了72起交通事故,平均每個月9起,成為理賠大戶,報警大戶! 笥浾呓裉鞆膹B門警方了解到,開這輛車的司機,因涉嫌碰瓷詐騙,已被移送思明區檢察
全文如下:
他開的不是車,他開的是“碰碰車”。一年時間,他發生了72起交通事故,平均每個月9起,成為理賠大戶,報警大戶。
導報記者今天從廈門警方了解到,開這輛車的司機,因涉嫌碰瓷詐騙,已被移送思明區檢察院審查起訴。
“碰碰車”平均一個月出事9次
今年8月下旬,110指揮中心接到群眾舉報稱,1部車牌號為閩D68L**的黑色吉利牌小轎車有“碰瓷”嫌疑。
民警通過倒查該車的事故報警記錄發現,該車今年來一共發生刮擦事故72起,月均近9起,而且都是側面刮擦,有時竟然是今天撞、明天又撞,情況極其可疑。
他總挑這種情形下手
單從圖片上看,閩D68L3*確實符合無責方的條件。但民警比對它近3個月的事故視頻后,發現了貓膩。
閩D68L3*的多起事故,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條件:他人變道違法在先。碰撞的地點則多選擇主干道,尤愛在環島路上碰,喜歡選擇外地車下手。
一般人看到前方車輛變道,往往會剎車減速避讓,但閩D68L3*的車主卻選擇故意加速造成刮擦。
其次是碰撞的部位,都是車子左前角或右前角觸碰。事故都不大,但都足以造成變道出事的痕跡。
民警與各家保險公司核對情況,閩D68L3*是“?汀,經常去定損,維修金額不高,碰撞部位多次重疊,有碰瓷、騙保嫌疑。
32起騙了1.3萬余元9月5日,閩D68L3*再度進入警方的監控視線。
當天下午17時許,環島路曾厝安路口,一部龍巖牌照的黑車,與閩D68L3*發生刮擦,濱海交警中隊到場處置。
監控視頻顯示,閩D68L3*的碰瓷行為十分明顯。閩D68L3*的駕駛員、車主涂某榮被帶到了派出所。當邊防民警把他的交通事故記錄、視頻記錄等擺到他面前時,他蔫了。
今年48歲的涂某榮是龍巖長汀人,平時開車幫人送貨,沒有固定職業。經審查,他交代,從2014年至今,在思明、湖里、集美區多處交通要道,惡意制造交通事故。警方查實證據確鑿的有32起,涂某榮共騙取交通事故賠償金1.3萬余元,每起的賠償金一般都是幾百元,金額最大的一起是私了,1200多元。
如何防止變道發生事故被碰瓷?
第一,駕駛員開車過程中,不能隨意變道,要遵守交通法規,尤其是道路的路口,車道上往往設置實線,禁止變線。
第二,如果需要變道,應當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,安全因素有后方、側方車輛的速度,前車與后方、側方車輛的距離,道路的動態等。
第三,發生交通事故后應當撥打110報警,報出碰撞的車牌號、地點等情況。在沒有發生人員傷亡等的前提下,可以自行協商,但也最好向110報警備案。
110視頻遠程定責定損的民警介紹,在涂某榮涉嫌碰瓷的事故中,有的事故沒有辦法找到被碰瓷的駕駛員。涂某榮喜歡選擇外地車碰瓷,而外地車輛或是自駕游車輛,或是來辦事,因為怕麻煩,往往選擇不報警或者私了解決,不利于警方調查。
導報記者 呂寒偉 廈公宣/文